產品目錄
分布式電源
分布式電源裝置是指與環境兼容的獨立電源,功率為數千瓦與環境兼容。這些電源由電力部門、電力用戶或第3方所有,用以滿足電力系統和用戶特定的要求。例如,對偏遠地區的用戶或商業地區、居民地區的電力供應,節約輸變電投資,提高供電可靠性等。
含義
簡明的分布式電源定義為: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電源,不能直接連接到中央輸電系統,主要包括發電設備和儲能裝置。
特點
分布式能源系統不是簡單地采用傳統的發電技術,而是基于自動控制系統、先進的材料技術、靈活的制造技術等新技術,具有低污染排放、靈活方便、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新能源生產系統。
組成分布式能源系統的發電系統具有如下特點:
①高效地利用發電產生的廢能生成熱和電;
②現場端的可再生能源系統;
③包括利用現場廢氣、廢熱及多余壓差來發電的能源循環利用系統。
分類
分布發電(DistributedGeneration,DG)設備,依使用技術而異,根據所用能源的種類,可以將熱能冷凝、內燃機、燃氣輪機發電、小水電、風能、太陽能光伏發電、燃料電池等幾大類,DG可以劃分為礦物能源(煤、油、氣)發電和可再生能源(風能、太陽能、潮汐、生物量、小水電等)。分布式儲能(DistributedEnergyStorage,DES)裝置是指模塊化、可快速組裝、接在配電網上的能量存儲與轉換裝置。根據儲能形式的不同,DES可分為電化學儲能(如蓄電池儲能裝置)、電磁儲能(如超導儲能和超級電容器儲能等)、機械儲能裝置(如飛輪儲能和壓縮空氣儲能等),熱能儲能裝置等。此外,近年來發展很快的電動汽車亦可在配電網需要時向其送電,因此也是一種DES。
界定
分布式電源的界定,是位于用戶附近,所發電能就地利用,以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電網,且單個并網點總裝機容量不超過6兆瓦的發電項目。其中有太陽能、天然氣、生物質、風能、地熱、海洋能、資源綜合利用發電等。
用途
當今的分布式電源主要是指用液體或氣體燃料的內燃機(IC)、微型燃氣輪機(Microturbines)、各種工程用的燃料電池(FuelCell)、太陽能電站、風電機組組成的微網。由于其良好的環保性能,分布式電源和小機組的概念不一樣。
重要意義
分布式能源可以利用天然氣、煤層氣、沼氣、焦爐氣等廢氣資源,甚至風能、太陽能、水能等可再生資源。由于目前分布式能源項目多建在城市,故大部分分布式能源的燃料多為天然氣或是柴油。具體而言發展分布式能源的重要意義有以下幾方面:
(1)經濟性
由于分布式能源可以通過發電余熱進行加熱和冷卻,因此能源可以合理地分步利用,從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(70%-90%)。由于分布式電源的并網,減少或緩建了大型發電廠和高壓輸電網,緩建了電網而節約投資。同時,使得輸配電網的潮流減少,相應的降低了網損。
(2)環保性
由于它使用天然氣作燃料,或者以氫、太陽能、風能為能源,因此可以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總量,減輕對環境的壓力:大量的近鄰供電減少了大容量遠距離高電壓輸電線的建設,從而降低了有害物質的總排放量,從而降低了對環境的壓力。降低了高壓輸電線占用面積和線路走廊,減少了對線路下樹木的砍伐,有利于環保。
(3)能源利用的多樣性
分布的發電可以利用多種能源,例如清潔能源(天然氣)、新能源(氫)和可再生(風能和太陽能等),以及冷、熱、電等多種能源應用方式,從而為解決能源危機,提高能源效率,提高能源安全問題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。
(4)調峰作用
夏、冬兩季往往是負荷高峰期,利用燃氣作燃料的燃氣輪機等冷、熱、電三聯供系統,不僅可以解決冬夏季的供冷、冬季的供熱需要,而且還能提供一部分電力,從而實現對電網的一次調峰。此外,也部分解決了天然氣供應時的峰谷差過大問題,發揮了天然氣與電力的互補作用。
(5)安全性和可靠性
當大電網出現大面積停電事故時,具有特殊設計的分布式發電系統仍能保持正常運行,由此可提高供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(6)電力市場問題
分布式發電可以適應電力市場發展的需要、由多家集資辦電,發揮電力建設市場、電力供應市場的競爭機制。
(7)投資風險,分布式發電通常裝機容量較小,建設周期短,因此可以避免類似于大型發電站建設周期的投資風險。
(8)邊遠地區的供電問題我國許多邊遠及農村地區遠離大電網,因此難以從大電網向其供電。利用太陽能光伏、風能、生物能等獨立發電系統,不失為一種優方案。